1、三秒法则
比如早起,闹钟一响,倒数三个数立马起床。不要给大脑反应的时间,不要给自己偷懒的机会,否则你会一发不可收拾。
起床之后,你会发现早上的时间比任何时候都要珍贵。
因为你的早起,一天的时间变长了,一天的工作效率变高了,最后自己的心情也跟着变好了。
2、先坚持5分钟
如果你不想做一件事时,请在心里告诉自己:先坚持5分钟,5分钟后就可以休息了。
当你真的坚持5分钟以后却发现自己已经进入了状态,这样也就自然而然达到了我们的目的。
比如不想读书时,先告诉自己坚持五分钟;比如不想写稿时,先告诉自己坚持五分钟;比如不想跑步时,先告诉自己坚持五分钟。
久而久之,你的拖延症会慢慢消失。

3、奖励法
当你做完一件事的时候,一定要给自己一点奖励。这个奖励可大可小,哪怕只是一颗糖,也能成为我们不断进步的动力。
比如当你完成1000字的稿件时,你可以奖励自己一个漂亮的笔记本;
当你完成一篇小红书时,你可以奖励自己一个期盼已久的迷你打印机;
当你读完一本书时,你可以奖励自己一次旅行。
4、列计划清单
很多拖延症患者没有列计划的习惯,所以每天做事找不到重点,不知道哪个时间点该做什么事。
久而久之也就习惯了懒散的自己。
因此燕子建议有拖延症的朋友可以提前列第二日的计划清单。
然后根据计划清单去做事,你的效率会提升很多,同时这样的方法也能增加自己的成就感。
5、明确截止时间
拖延症一般分有截止时间的拖延和没有截止时间的拖延。
对于有截止时间的拖延,我们可以将截止时间提前,提高效率。
对于没有截止时间的拖延,我们就要给自己一个明确的结束时间,给自己以紧迫感。
比如做一个PPT 时,我们要求自己必须在5点前完成,这样时间越近我们的速度也就越快。
6、避免手机干扰
很多时候,我们做事不是因为想要拖延,而是因为禁不住外界的诱惑,比如手机的干扰。
想象这样一个情景:
当你正在专心致志的写稿时,朋友的一个电话就将你的注意力完全转移,从写稿直接过渡到煲电话粥;
当你好不容易重新进入写作状态时,微信的一个“叮”又将你的思绪打乱。
这样的场面熟悉吗?是不是很多人都有呢?
因此,当你决定做一件事时,一定要把自己的手机调至静音状态。
或者关闭所有的信息提醒,这样才能提高自己的专注力与工作效率。
7、借助外部力量,报团取暖
当自己无法专注时,可以借助外部力量来督促自己。比如和志同道合的朋友、同事、同学相互监督,报团取暖。
当一方完成不了任务或者完成效率低下时,另一方及时给予鼓励和提醒,这样也可以有效改善拖延症。
8、完成比完美更重要
不要等准备好了再开始,因为世上没有完美的事,你永远等不到那一天,也无法拖到那一天。
不要提前给自己设障碍,不要给自己找理由,想好了的事就勇敢去做。
记住:任何事先完成,再完美。
最后,分享雷米·贝占松的一句话:
你不能总是这么拖了,有一天,你会有很多事情要做,你的余生都不够用。
学习&合作,移步公众号:zzksvip
本文来自:幸运周,不代表网络进化录立场。如若转载,请注明出处:https://www.52thing.com/19371.ht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