公公从35岁就靠婆婆养,现在65岁,我问婆婆:“为什么要给他钱花呢?不给钱,他不得赚钱养自己吗?”“不给他钱他说就上吊死了啊!”婆婆回答。
我闭嘴了。其实我心里有下一句没敢说出口:“上吊死了不省得你养他了吗?”
我和老公恋爱时,老公也曾告诉我说他爸在家里不做事的,但我以为只是在家里打理田地,没有额外找事做。或者做的工作不太体面,老公不好意思说,比如收废品啥的。
因为当时公公才四十多岁,无论如何我也想象不到会有这样年龄的健康男人,一分钱不赚靠老婆养。
直到结婚后才知道,公公真的什么也不做,连一棵菜,一棵水稻都没有种,全靠买。而生活费全部靠婆婆在外做保姆养他。
当时我还怀疑是不是公公有什么大病在身,只是看起来健康,反复问老公,答案是没有病,很健康。
后来从邻居口里得知,公公从35岁就开始不种田了,当然也不打工。
为此,老公还很生气,嫌邻居搬弄是非,在我面前揭露了他的家丑。
后来,结婚日久了,婆婆有时也会说公公的事,说他一直都懒,以前没有打工一事的时候,一家人靠种田为生,公公也是丝毫没有责任心,全靠婆婆领着,逼着一起去田里干活。
到了三十多岁,打工流行起来了,村里很多人外出打工,一个人一年打工所得,比全家种地收入多多了。
眼瞅着村里男女都有很多人出去打工,婆婆也让公公出去打工,公公死活不肯。
没办法,为了改善生活,婆婆只能出去打工,让公公在家里打理田地,结果婆婆出去几个月打工回来,公公把地全部租给别种了,自己天天游手好闲,打牌喝酒。
婆婆一回来,家里就围着一群人要债,村里的小卖铺,镇上的小饭馆,左邻右舍,婆婆气得不得了,但也还是帮他把债还了,并且警告一众债主,下次再允许公公借钱赊帐,回来概不还帐。
但公公逼着婆婆留下后半年的生活费,婆婆不给,公公就闹着要用绳子把自己吊死算了,惹得一众邻居看热闹。
婆婆妥协了,给了他足够的生活费,这一妥协就是一辈子,如今养了他三十多年了,婆婆也六十出头了,还在外出做保姆。
老公和妹妹其实也是心疼他妈妈的,但有什么办法呢?自己也没有出息,都是普通打工族,维持自己的穷日子都难,如果从六十多就把公婆全部养起来,也是很难承受的负担,因为公公还要抽烟喝酒,月花费比我们年轻人还大。并不是吃个饭就行了。
而老公兄妹的工资都很低,和家婆做保姆工资也没有啥区别,如果她不做保姆,靠我们给生活费,吃喝勉强能保证,烟酒打牌谁来供他?所以婆婆还一直在工作。
有时候,我看到婆婆那么大年龄还外出做工,就觉得非常的心酸,但是想到公公三十出头就在家待着吃喝玩乐,而这都是婆婆纵容的结果。如果她当时狠一下心,对公公不闻不问,我就不信他真的敢因为没有钱花而上吊,即使真的上吊死也是他自己的选择,谁也没有对不起他。也不至于造成这后辈子沉重的负担。
在家里一呆三十多年,从青壮年到老年,公公从来不工作,但他的生活滋润得很,而他滋润生活的背后,是家婆年复一年的辛劳。
我曾和小姑开玩笑地谈过关于养老的问题,我说让她把公公带走养,我养婆婆,小姑大笑:“你可真会挑,老爸啥也不干,还抽烟喝酒,老妈啥钱不花光干活,谁想要老爸!”
他自己女儿都嫌弃他,我有时候和老公说,如果公公走在婆婆前面是他的福份,如果他走在家婆后面,需要我们来照顾,谁能打心底里心甘情愿的孝顺他呢?且不说我这个媳妇,就是他自己亲生的儿子女儿,提起他来也都是牢骚满腹,如果不是有这个拖后腿的老爸,家庭条件肯定能好很多。
当然,村里人自然也不会瞧得起他,有什么事都是婆婆抛头露面,面对村邻的歧视,和儿女的嫌弃,他的心里怎么想的,不得而知,反正懒字大于一切,这样的人应该也没有什么思想吧,为了达到自己懒的目标,啥都不在乎,有吃有喝有钱花,不在乎任何人怎么说他。
从公公家婆的故事里我懂得了:
1:长期不工作的人会越来越懒,依赖别人而生活丝毫不觉得愧疚,而心安理得,根源是极端的自私。不为家人考虑,只愿意顺从自己的感觉,屈服于懒的本性。
其实哪个人不懒?谁没有想偷懒的一刻,但是生而为人,总有很多责任扛在肩膀上,而不能对自己的懒听之任之。
2:对于婚姻里一方的懒,懒到连自己都不愿意养自己的程度,排除为孩子付出不得已的情况之外,那么要养这个懒人的家人一定要明白,对于这种懒人,一定不能纵容,这不是爱,是毁了他。
树活一张脸,人活一张皮,活成了人人瞧不起的模样,相信没有哪个人从心底里愿意。而家人的纵容正是毁掉一个人,妨碍一个人重新振作起来的原因。
如果不纵容他,他自然会自己相法挣钱,最起码也要自食其力。
如果不是迫不得已,应该尽量避免长期不工作的现象,俗话说“越吃越馋,越歇越懒”,人的本性就是喜欢享受的,奋斗的路都是痛苦的。
但是,不奋斗,人生只剩下吃吃喝喝,还有别人的歧视,还有什么意义?
学习&合作,移步公众号:zzksvip
本文来自:幸运周,不代表网络进化录立场。如若转载,请注明出处:https://www.52thing.com/9563.ht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