国企有没有编制一说(国企怎么看有无编制)

国企正式员工全都没有编制,但实行员额管理、在册管理,和“编制”差别不大!

首先,编制相关的法规是2019年实行的《机构编制工作条例》,其中明确规定,各类机关和事业单位有编制,由各级机构编制委员会及其办公室审定,国企并不存在“编制”的说法。

国企有没有编制一说(国企怎么看有无编制)

事实上,官方信息中的编制主要分成以下三种:

  • 第一种是行政编制,即我们说的公务员,主要在党政机关中,以及人大、政协、监察、审判、检察机关等。
  • 第二种是参公编制,既有工会、团委、妇联等群团机关参公,也有银保监、气象局等事业单位参公。
  • 第三种是事业编制,即普通事业单位干部的编制。

至于国企正式员工,实行的是市场化管理,要签订劳动合同,由《劳动法》管理,不存在所谓的“编制”。

当然,由于企业是国有的,国企的正式员工和私营企业员工存在明显的差别,也是要登记在册、报国资委备案的,并且有领导职数限制、有员工名额限制,不能像私企那样随意招人、辞退。

国企的正式员工也叫在册员工,实行员额管理,和“编制”差别不大,类似国企中的“干部”。而且,国企正式员工和非正式员工、外包员工差别很大,不光收入待遇要高出一大截,工作的稳定性也完全不同。

国企有没有编制一说(国企怎么看有无编制)

更重要的是,国企领导都是从正式员工中提拔而来的,正式员工的发展前景不是非正式员工和外包员工可以比拟的。

国企当然没有编制。因为:国企的属性是企业。由于国企拥有国家队背景,所以比较稳定。但稳定不等于拥有编制。

针对编制,中央专门出台了有关条例。《中国共产党机构编制工作条例》于2019年8月正式发布实施,明确提出:党的机关、人大机关、行政机关、政协机关、监察机关、审判机关、检察机关和各民主党派机关、群团机关,以及其事业单位才拥有编制。

所以,现在有种说法:编制是法制。

机关和事业单位为什么要核定编制?因为这些机关和事业单位的运行成本是有控制限额的,需要中央和各级财政负担。财政经费是真金白银,不能无限制地支出,所以才有了所谓的机构和编制,以此进行约束。特别是在录(聘)用人员、配备干部、核拨人员经费等过程种,都是以机构编制为基本依据的。

国企有没有编制一说(国企怎么看有无编制)

而国企终究是企业,企业的最终目标是创造经济和社会效益。在这一点上,国企与机关和事业单位有着明确的区别。说白了,国企需要创造价值,机关和事业单位需要消耗价值。所以,可以鼓励创造,不能用编制的条条框框去限制和约束;但不能无谓的放任消耗,也就是不加约束。

那国企有没有机制来规范人员数量呢?当然有,国内内部拥有一套符合自身特点的内部运行管理机制,对人员控制是有规定的,这与业务量也就是经济效益直接相关。

简单来说,企业根据经营管理需要,核定自身的人员数量,报上级批准。假设企业的效益非常好,需要更多数量的人手,就会自然而然地增加人员招聘数量;假设企业的效益比较艰难,那就会核减人员招聘数量,甚至会解聘人员。

当然,由于国企背靠国家,所以不会无谓的解聘。现在不到万不得已,不会出现20多年前的国企下岗潮。这种超出私企、基本上等同于机关和事业单位的稳定,有点类似“编制”的意味。

按照题主的说法,您与地方国企签订了正式劳动合同,并且档案存在于国企。已经意味着成为企业正式在册职工,如无意外,不会解聘。

学习&合作,移步公众号:zzksvip

本文来自:幸运周,不代表网络进化录立场。如若转载,请注明出处:https://www.52thing.com/9231.html

(5)
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
幸运周幸运周
上一篇 2021年11月30日 下午9:42
下一篇 2021年11月30日 下午9:52
分享本页
返回顶部
站长提醒:一切保证收益的,都是骗局!细品~